过年给压岁钱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由来 - 算命婚姻 - 算命婚姻

算命婚姻

过年给压岁钱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由来

更新时间:2022-05-17 15:26:39
过年为何要给压岁钱:  
压岁钱,又称“押岁钱”、“守岁钱”等,是年俗的节物之一。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。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,所以用压岁钱压,帮助小孩平安过年,祝愿小儿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。压岁钱历史起于汉代,春节拜年时,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,据说压岁钱能够压住邪祟,由于“岁”与“祟”谐音,晚辈得到压岁钱就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  
压岁钱的相关故事:  
古时候,有一种小妖叫“祟”,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儿童的头,儿童往往吓得哭起来,接着头疼发热。所以,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,叫做“守祟”。  
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,视为心肝宝贝。到了年三十夜晚,他们怕“祟”来害儿童,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儿童玩。儿童玩累了睡着了,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儿童的枕头下边,夫妻俩不敢合眼。半夜间一阵阴风吹开房门,吹灭了灯火,“祟”刚伸手去摸儿童的头,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,吓得“祟”逃跑了。第二天,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“祟”的事告诉了大家,以后大家学着做,儿童就太平无事了。  
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,暗中来爱护儿童的。由于“祟”与“岁”谐音,之后慢慢演变为“压岁钱”。春节为何要给压岁钱,也是对儿童的一种守护!  
过年要给压岁钱三个传说:  
一说,源于古代“压惊”。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“年”,隔36五日后之夜,就要出来伤害人畜、庄稼。小儿童担心,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“年”,用食品安慰小孩,即为“压惊”。年久日深,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,至宋便有“压惊钱”。据史载,王韶子南陔,因被坏人背走,于途中惊呼,才被皇车所救,宋神宗即赐了他“压惊金犀钱”。以后才发展为“压岁钱”,这也是春节为何要给压岁钱。  
二说,它最早出现于唐朝宫廷,当时宫中有散钱之风。王仁裕在《开元天宝遗事》中云:唐玄宗天宝年,“内廷嫔妃,每于春时,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。”王建在《宫词》中载:“宿妆残粉未明天,总立昭阳花树边。春日内人长打白,库中先散与金钱。”从春日“掷钱为戏”,到“散与金钱”,后又发展到赠“洗儿钱”。据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称,杨贵妃生子时,“玄宗亲视之,喜赠贵妃洗儿钱”,以贺喜驱邪。至宋、元,便构成一种民俗。它与正月初一春节结合,构成早期的“压岁钱”。但当时还没有流通的货币,而只是一种特制的“压岁钱”。  
三说,传说古时候每到年三十的时候,就有野兽趁着大人睡觉的时候把家里的儿童叼走吃了,所以许多地方都有年三十晚上不睡觉的习俗,但是有一次,一位妈妈把一枚铜钱装在红色的袋子里放在儿童的枕头底下,结果发觉野兽就不敢靠近小孩了,所以,从此以后每到年三十大人都会给小孩或者晚辈压岁钱。那个“岁”据说就是野兽的名称,这就是红包的由来。  
初二为啥要回娘家:  
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,人们以早为贵,早有所成,一切占先。人们早起后,早鸣鞭炮,早开福门,早迎财喜神,早出门叩节拜年。过了“四始”日,人们就不再讲究“早”字了,故有“大年初共同五更,大年初二日头红”的说法。